過去政府及社福團體提供成年心智障礙者的住宿服務多以大型教養院為主,並設置在偏遠地區,以封閉式建築將院生與社會隔離。隨著時代演變,歐美先進國家已逐 漸廢除教養院,改為小型化、社區化、人性化的社區居住服務,我國也在民國70幾年核准30人以下的小型住宿機構設立,更在95年頒布「成年心智障礙者社區 居住與生活服務實驗計畫」。

為提升弱勢者居住權益,永慶房仲集團、永慶慈善基金會呼籲社會大眾關懷弱勢朋友居住權利,支持由內政部指導,台灣社區居住與獨立生活聯盟主辦的當我們同在 一個社區「社區居住服務宣導手冊」活動,主辦單位並於12/15(二)PM14:00假台北市NGO會館,溫馨辦理宣導活動記者會,現場住民代表楊盛泫為 了感謝房東的照顧,特別送她一幅親筆畫的達摩像。
41歲的盛泫(中度智能障礙)和三個朋友住一起,他白天的工作是掃廁所,晚上會和室友一起做晚餐,拿手菜是竹筍炒肉絲、排骨湯等,周末會自己搭車回苗栗探 望年老的父母親,平時媽媽也常打電話給他,交代天冷要多穿衣服。有了社區居住服務,盛泫不必被隔離在教養院裡,或被關在家裡,陪著父母年老,即使面臨雙老 困境,父母也不用擔憂他的未來。

要讓大眾了解並分享租屋給智障者心得的鄧老師現身說法:當初是仁愛啟智 余組長透過網路洽租,一開始鄧老師本人很疑慮,但在余組長的邀請下參觀仁愛啟智的社區居住服務後,發現許多智障者只要經過訓練和支持,可以和我們一樣獨立 生活,甚至工作賺錢,因此決定將房子出租。
鄧老師會不定期關心這群特別的房客,也詢問鄰居看法,鄰居們一點也不感覺困擾,而且發現住民比一般學生、上班族房客更愛惜房屋,會保持整潔,也很有禮貌, 鄧老師也熱心協助房屋各項修繕,讓住民住得更舒適。
其實,這是一段辛苦的歷程,許多單位設置時或多或少受到社區居民排斥,居民因不瞭解而擔心、抗拒智障者當鄰居,住盟為宣導正確觀念,特別編輯「當我們同在 一個社區」宣導手冊,以QA方式說明:為什麼他們不選擇住教養院?租給他們,會不會擠一堆人?會不會有公共危險如火災?租金會比較便宜嗎?…等問題,讓大 家了解身心障礙者不是社區的恐怖份子,他們只是”特別的”好鄰居喔!歡迎民眾、仲介經紀人或社區管委會洽住盟及永慶房屋門市免費索取。 更新時間: 2012/11/29 上午 10:14:26